博士后招聘
首页 > 博士后招聘 > 正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招收简章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8日浏览次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处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

医院拥有神经外科学、肿瘤学、儿科重症和护理学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心血管内科、内分泌、风湿免疫、血液内科、泌尿外科等25个学科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依托厦门大学雄厚的生命科学研究实力建立了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系、血液病学系和中西医结合学系。2021年获批成立厦门市首家临床医学研究院,下设院士工作站、细胞治疗研究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BE/Ⅰ期临床中心)、医学伦理办公室等科研创新转化平台。在最新的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18名。自2013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发布以来,医院共有19个学科进入百强榜。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华东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先后有血液科、泌尿外科、核医学科、风湿免疫科、全科医学等专业获得提名。

医院的23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37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获得国家备案。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获评2020-2022年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综合医院第36名,获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项目数量全国排名第十。近10年来,获得国家、省、市级课题立项近130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项目、专项项目等187项;获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奖85项,其中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2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5项。医院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厦门大学和厦门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医学院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医院依托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全球领先、全国一流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以及总面积近14000平方米的实验动物中心。

2006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曾多次获评国家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培养近百名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的招收类型不断丰富,除培养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外,还与中科院、厦门大学等学术单位的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2024年医院获得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成为首个具有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的福建省医疗机构。医院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研究水平、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师资队伍,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开放、包容、多元化的学术环境,诚邀海内外从事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学、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01招聘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医院博士后相关管理规定。

2.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表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发表过5分以上SCI论文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02薪酬待遇

1. 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待遇每年30-50万元(含政策性补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或者专利授权等,医院将给予优厚奖励。

2. 提供设施齐全的人才周转房或不低于2000/月的租房补贴。

3. 申请获得国家、省、市博士后相关的各类项目,将根据上级文件给予相应支持或待遇。

4. 参照同职级人员办理缴交公积金、职业年金和社会保险等,享受健康体检、工会福利等。

5. 支持博士后申请厦门市相关的人才政策;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留厦可申请博士后安家补贴30万元。

03联系方式

请有意向的人员将简历投递至以下邮箱:

E-mailxmfhpostdoctor@163.com

联系电话:0592-2139920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镇海路55号科研教学楼5505

邮编:361003

04招收专业

序号

需求学科专业

博士后导师

研究方向

1

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化学及材料科学、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

王占祥

1.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与精准诊疗

2. 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治新技术、新方法
3.
医工交叉,难治性疾病诊治的新材料、新技术探索
4.
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治上的应用

2

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相关专业

谭国伟

神经胶质瘤的致病机理和调控机制研究以及临床靶向干预的策略研究

3

胃肠外科

苏国强

胃肠肿瘤基础研究

4

临床医学、肿瘤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调控

5

临床医学、生命科学

姜 杰

肺癌、食管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6

临床医学、肿瘤学、放射肿瘤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人工智能

分子影像引导下的肿瘤放射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在肿瘤学诊治中的应用

7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 肿瘤、神经退行疾病生物学特征可视化研究

2. 肿瘤核医学诊治一体化基础与临床研究

8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物化学

陈皓鋆

1. 肿瘤靶向多肽探针性能的高效化改造研究

2. 基于肿瘤关键分子靶点的PET/SPECT 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发与临床转化

3. 分子影像引导的肿瘤精准治疗

9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或生物医学

杨运刚

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机制研究、呼吸道病原学检测及治疗

10

儿科

白海涛

肾脏风湿免疫、儿童慢性病管理

11

内分泌学临床专业、中医内科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杨叔禹

1. 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2.
糖尿病临床与基础研究
3.
糖尿病诊疗模式研究

12

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等相关专业

李学军

1. 运动改善MAFLD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糖尿病生物靶标信息探索及预警模型构建
3.
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

13

内分泌代谢病学

刘长勤

1. 肥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 2
型糖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14

中医学,药学,生物学,化学等

陈学勤

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15

心血管内科

李卫华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16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

17

心血管病学、生物学等

黄峥嵘

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8

临床医学,免疫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信息学、药学、生物化学

石桂秀

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以及靶向治疗新策略的研究

19

临床医学,免疫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信息学、药学、生物化学

成纤维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与机制探讨以及靶向治疗新策略的研究

20

血液病学

血液肿瘤精准诊疗、免疫微环境的研究

21

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转化医学、分子影像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陈 斌

1. 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研究及病因分析
2.
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脏纤维化、肾癌的免疫稳态研究
3.
泌尿系肿瘤的发病及耐药机制研究

22

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转化医学、分子影像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邢金春

1. 泌尿系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分子标志物筛选
2.
肾结石的免疫细胞亚群对话分析与机制研究

23

神经病学

马琪林

1. 神经系统重要重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
偏头痛的机制及精准诊疗
3.
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4

肿瘤学(胃肠及甲状腺)

张福星

1. 胃肠、甲状腺肿瘤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2.
肿瘤微环境重塑与免疫细胞耗竭机制研究

25

妇产科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陈琼华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2.
妇科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发病机制

26

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数据科学、软件工程、健康教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倪国新

1. 骨关节炎相关机制研究
2.
运动与脑健康,近红外光谱
3.
数字医疗

27

心脏外科、生物学等

单忠贵

心肌病、心肌保护、心肌再灌注损伤、动脉瘤

28

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

洪国粦

面向疾病早诊和精准诊断的检测需求,从事生物标志物传感技术的研究,涉及发光纳米探针的研制,核酸电化学分析技术开发、电催化生物敏感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29

免疫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刘素嬛

1. 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及机制研究
2.
细胞代谢与能量稳态

30

肿瘤学(肝胆恶性肿瘤)

沈东炎

1. 胆管癌富纤维化微环境重塑调控免疫细胞耗竭的机制研究
2.
肿瘤新生抗原及免疫检查点的筛选和鉴定研究

31

眼科学

李世迎

1. 视网膜遗传性变性疾病的机制和治疗
2.
视网膜电生理功能结合影像的人工智能分析

32

重症医学科

陈秀凯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33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汪建华

肿瘤分子影像与人工智能

34

外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卫生统计学等相关专业

姜 楠

1. 移植免疫方向(免疫耐受、慢性排斥等)
2.
肝癌复发转移机制方向
3.
器官保护及组织修复方向
4.
人源化动物及类器官模型构建方向
5.
干细胞在肝胆胰疾病的转化及机制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