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pc加拿大预测准确率系科一体化建设,加强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探讨临床科研创新合作模式,提升临床科系的研究水平和学科内涵建设,2022年6月10日,在pc加拿大预测准确率消化病学系成立两年之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举行了2021级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暨临床科研整合交流会。
会议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任建林教授主持,邀请了消化病学系四位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千人、微生物免疫学郑世进教授,青年千人、肠道微生态学毛开睿教授,国家优青、代谢生物学林舒勇教授以及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医学人工智能王连生教授,围绕消化内科临床与基础科研的交叉融合和学科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探索新医科创新发展。消化内科硕博士生导师、中青年骨干及全体研究生全程参与本次活动。
首先蔡英博士、吕银银博士等九位研究生依次进行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课题题目包括“念珠菌来源的β-glucan预处理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β-glucan预处理对肠炎长期缓解作用的机制探究”、“唾液链球菌代谢产物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与机制”、“特定菌群调控宿主基因、免疫状态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人工智能辅助CT小肠造影评估克罗恩病”等。上述课题在四位双聘教授指导下,紧密围绕学科“肠道微生态”和“人工智能”与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防治研究这两个中心,重点聚焦特定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炎症性肠病、结肠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人工智能辅助炎症性肠病评估和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等研究。
双聘教授针们对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查,并就课题的科学假设、方案设计、预实验结果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其中,郑世进教授在课题中涉及的免疫代谢调控及表观遗传学方面作出指导;毛开睿教授就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肠道菌群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等关键问题进行指导;林舒勇教授就肿瘤代谢调控机制方面给予指导意见;王连生教授就医学图像处理、数据挖掘、大数据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面深入浅岀地指导。
研究生课题报告结束后,在任建林副院长带领下进行了消化病学系成立后的首次“双聘教授联合科研查房”,重点针消化内科的危重症患者以及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和疑难肝病等亚专科病种,围绕疾病的临床表型、病理生理机制、诊疗进展及可能研发的干预靶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努力将临床问题向临床科学问题转化,探索医工交叉融合导向的临床问题解决策略,切实推进消化病学系的内涵建设和能力提升。此外,还就临床研究方向深度聚焦、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度交换了意见;对青年临床医生、在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化内科许鸿志副主任带领各亚专科秘书和科室青年医师骨干参加了本次活动。
联合科研查房后,双聘教授们纷纷表示,此前在各自领域的基础研究中更多的是聚焦于动物模型,缺乏对临床疾病的直观认识和对患者群体诊疗诉求的了解。此次活动很好地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构建起联系,使基础研究人员对疾病、临床问题和基础研究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定位有了更立体、更全面和更深刻的了解。期待今后有更多类似针对临床实际问题的深入交流和头脑风暴,深入挖掘临床科学问题并锁定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新方向,使得科研更加具有临床意义和转化价值,实现临床和基础共赢。许鸿志副主任表示,消化病学系作为pc加拿大预测准确率成立的首个临床科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坚持以临床科学问题为导向,通过整合校内交叉学科优势资源,探索融合创新发展之路。希望科室中青年骨干及研究生今后能更多的将临床问题与基础研究前沿相结合,在各位双聘教授指导下,将高校的优势资源和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不断提升科室青年骨干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夯实学科发展潜力,开创学科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后,任建林副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感谢四位双聘教授自厦门大学消化病学系成立以来的辛勤付出,每周的组会和不定期的课题指导讨论,使消化病学系的科研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次, “双一流”战略和“新医科”模式已成为未来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的重要方向和内容,消化病学系负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将按照学院要求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高水平发展之路。再次,如何解决“大学、学院与附属医院资源整合效率低,临床、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这一问题仍是我们面临的艰巨挑战。最后,期待并相信通过双聘教授的积极努力,消化病学系各附属医院青年骨干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将消化病学系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临床科系,为厦门大学的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消化病学系 图/高泉艺 文/林玉妹 审核/许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