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43:《王彦晖:潜心歧黄术,南强中医人》
王彦晖:潜心歧黄术,南强中医人
在办公室里,王彦晖日日抬头可见一副对联: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这是中医泰斗盛国荣先生生前送给他的墨宝。他们是邻居,也是师生,盛先生的医德与医术都对王彦晖影响深远,是他一路走来的伴身格言与时光见证。“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王彦晖认为良医与良相都是救人的职业,道理是相通的,人体与社会都具有自然的系统性,两者都致力于系统和谐,关键在于“知其要,守其衡”。
感谢高考,初入医门
作为家中长子的王彦晖,从小就磨炼出有担当、肯吃苦的品格。面对当时中学毕业后要上山下乡的安排,在父辈们的耳濡目染下,王彦晖早早开始通过四季赤脚磨炼自己,即使夏天柏油路面焯烫,冬天脚趾冻得发紫,依然如故。1977年恢复高考,王彦晖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那时国家亟需人才,部分优秀学生可以提前参加高考,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拔得头筹的王彦晖因此得到推荐,本可以参加1977年的文科高考,不过为了学习医科,王彦晖放弃了。
之所以执着于报考医科,是因为历经一辈子生活艰辛的祖父,曾对他谆谆教导:“做医生旱涝保收,无论什么朝代都有饭吃,还能够照顾家人”。为了保证个人温饱和全家幸福,王彦晖当时的志愿是报考各地医学院,而且专业上第一选西医,第二选中医。以王彦晖的成绩,本来可以考进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然而在1978年的高考中,王彦晖遭遇了“滑铁卢”,命运牵引他来到福建中医学院学习中医。
1983年大学毕业后,作为优秀毕业生的王彦晖来到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成为中医海外教育队伍的一员。入职后的王彦晖积极投入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中,王彦晖常常说,要想学好中医,首先要把西医的知识学扎实,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好中医。王彦晖曾认为,西医的选择优于中医,他认为,学西医比较保险,大部分人只要努力都能学成,而学中医不仅要学大量西医知识,还需要一点悟性和运气,成才概率更低。如今的王彦晖谈及两者,认为中医更靠近“道”理,更有助于正心、修身、齐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中医的每天都在体验“天道”,更能够给人“天人合一”的自在感,终身受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高考失利竟成就了一个好中医。
海外教育,弘扬国粹
1956年,在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支持下,厦门大学成立华侨函授部,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中医教育窗口,为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培养了近万名中医人才,曾被新加坡中医史研究专家李金龙教授评价说:“如果没有厦大,不可想象东南亚中医教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华侨函授部一度停办,1980年应广大学生和华侨的热切要求,华侨函授部复办,更名为“海外函授学院”。中医部作为国内唯一的对外中医教学单位,集合中国最高水平的专家编写教材、制订教学计划,世界各地人士纷纷踊跃报名学习。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全国各地中医院和中医学院纷纷开展海外教育,中医海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此时厦大中医海外教育办学层次低、授业范围有限、缺乏医学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开始显露,发展处于滑坡的境地。
面对问题,王彦晖知难而上,团结同事,争取各方支持,厦大中医取得扎实的进展,如将中医部提升为中医系、获得海外成人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权、所有老师免试顺利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开办国内全日制中医教育等。在一系列关键措施得到落实后,厦大中医形成以国内教育为基础、以海外教育为特色的新局面。2004年,中医系从海外教育学院转入医学院,成为厦门大学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彦晖(左)参加海外函授班学生毕业典礼
20世纪中期,尽管国内外交流不便,厦大中医仍培养了2万多名海外优秀中医人才,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中,厦大中医紧跟时代步伐,融入发展大潮,积极主动转型发展,厦大中医从全国独此一家、众星捧月的海外教育标杆,建设成为国内外全日制中医教育的重要阵地。从1998年到2021年,王彦晖历任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系)副主任及主任、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医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中医科主任,工作中认真负责,积极奉献,为厦大中医事业的发展埋头苦干、呕心沥胆、无怨无悔。
脚踏实地,学冠全球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温度、湿度高,湿病高发。汉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时,先辈与寒邪作斗争,诞生了伟大的《伤寒论》;明清之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转到长江流域,诞生了温病学派。面对困扰厦门地区的湿病,在恩师盛国荣教授的指导下,从文献研究、现代实验到临床实践,王彦晖潜心研究,终于在1997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其专著《中医湿病学》。该书是中医史上第一本中医湿病学专著,出版后受到海内外中医界的广泛关注。2022年,国家成立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湿病学》成为该项目的主要基础文献。
王彦晖(右)与恩师盛国荣教授(左)合影
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在中医界被一致认为是湿邪为患。王彦晖通过线上平台诊疗了大量海内外患者,总结了大量病例和经验,于2020年出版专著《湿疫与舌象》,得到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嘉奖。
湿邪为病对舌象影响最大,对湿病的研究燃起了王彦晖研究舌象的热情。在日常的临床带教中,王彦晖反复强调临床中最重要的是舌象、脉象,通过舌象辨寒热,脉象辨虚实升降,把握好“寒热虚实升降”6个字,大的方向就不会错,临床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王彦晖的学生说:“王老师的带教很务实,平时讲课也生动有趣,能够把中医晦涩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明白,同学们都觉得中医好学、易学了很多。”在日常工作中,王彦晖坚持记录患者舌象,积累了大量的舌象资料,于2012年出版的《临床实用舌象图谱》风靡海内外,深受读者欢迎,至今热卖不衰。2016年,在国内外同行的支持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王彦晖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癌症研究是王彦晖临床的主攻方向。那么多病种为何单挑癌症?原因有二:一是机缘巧合的成分。1984年,王彦晖的邻居左眼球突出严重,从厦门转诊福州,后又求诊于上海,但因医疗器械有限,诊断困难,治疗没有把握。上海的主诊医生劝其先找中医钱伯文看看。服用钱医师的中药2个月后,邻居的眼球突出完全消失了,从未再复发。通过这个病例,王彦晖看到了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而且从处方中悟到了钱伯文医师治疗肿瘤的心法:药大力宏。自此,明师引路,王彦晖走上了战癌之路。二是独特的生命价值观使然。王彦晖觉得人的一生有限,要将它们投入价值最大的地方,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癌症患者多且难治,被人视为畏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难处着力的事情更有价值,因此王彦晖致力从难入手,挑战癌症。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王彦晖治疗的癌症患者数以万计,他的专家号常常是一号难求。为了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所学、所思,王彦晖将自己的癌症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整理后出版了专著《战胜癌魔》。
修身养性,笃行中医
针对目前网络上存在的“中医是伪科学”“告别中医、中药”等言论,王彦晖虽然感到有些许酸楚,但保持波澜不惊。
王彦晖(右)为蔡启瑞院士诊疗
谈起如何在这种特别的环境中保持波澜不惊,王彦晖说,关键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良好的中医疗效不但让王彦晖建立起充足的专业信心,也激起他深入探究中、西医差异的热情。王彦晖指出,中医的学科基础与其他学科基本一致,但其拥有独特的发现和发明:一是人体生命规律的重大科学发现,如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二是一整套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药物和技术。深知中、西医的各自短长,因而王彦晖能够在高水平竞争的环境中笃行中医。
1959-1961年是国家经济极度困难时期,很多人食不果腹,这一时期出生的孩子很多都是先天不足、肾虚体质。1961年出生的王彦晖自幼体弱,1998年身体健康便亮起黄灯,开始尝试用中药进行体质调理。日复一日,王彦晖至今不间断服用中药已26年,防病抗衰取得了显著效果,从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王彦晖经常自嘲:“我是久药成良医。”
退休之后的王彦晖,有了更多的时间练习养生气功,通过筋骨锻炼,体悟气血运行。通过静坐小周天、调神调息,内视反观体验中医藏象理论,思考中、西医差异,构思中、西医整合的未来。
从一个一心学医的少年郎,到退而不休的老中医,我们看到了王彦晖正心修身、不断提高学术修养的恒心与坚持。
(文/王玉洁 图/受访者提供)
学校官网报道,可点击: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481951.htm 查看。
人物名片:
王彦晖,1961年出生,福建惠安人。1983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之后一直在厦门大学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98-2004年任厦门大学中医系主任,2005-2019年任pc加拿大预测准确率副院长,2018-2021年兼任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中医科主任。201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医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舌诊和养生、中医湿病、癌症,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9部。曾多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奖和金话筒奖,2010年获评福建省优秀教师,2011年获福建省教育工作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